
在當今化工行業追求綠色、高效發展的大背景下,一種名為TS-1鈦硅分子篩的新型催化材料正引起產業界的廣泛關注。這種具有獨特MFI拓撲結構的晶體材料,憑借其優異的擇形催化能力和氧化催化特性,正成為化工行業實現綠色轉型的“芯片”。
隨著國內企業在TS-1鈦硅分子篩研發領域的持續突破,這項曾經依賴進口的技術正不斷打破國外壟斷,為中國化工行業注入新的活力。
1.生產工藝,從復雜到簡潔的進化
TS-1鈦硅分子篩的生產工藝經歷了從傳統復雜工藝向現代高效方法的演進。據南京工業大學技術轉移中心介紹,傳統工業TS-1分子篩合成方法存在諸多局限性。
傳統方法以四丙基氫氧化銨(TPAOH)為模板劑,使正硅酸乙酯(TEOS)和鈦酸酯相繼水解,先經水熱合成得到初產品,再對其進行多次水熱后處理,制得高活性的TS-1分子篩。然而這一生產過程繁瑣,有些步驟難以控制,使得TS-1分子篩的性能不穩定,也增加了其生產成本。
針對這些問題,新一代生產工藝不斷涌現。南京工業大學開發的干膠法制備TS-1分子篩技術,使用昂貴的TPAOH模板劑的使用量僅為水熱法的1/3至1/4。該技術還避免了現有工業生產TS-1分子篩繁雜的后處理過程,且單位時間的生產效率有很大的提高,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
2.性能優化,從基礎到高效的提升
TS-1鈦硅分子篩是一種含鈦的微孔分子篩,其骨架中部分硅原子被鈦原子取代,化學式可表示為 Ti?Si???O?(x 通常為 0.01~0.02)。其晶體呈白色粉末狀,孔徑約0.55納米,比表面積達350~400m²/g,熱穩定性良好,可在550℃以下穩定存在。近年來,研究人員通過多種方法對TS-1分子篩的性能進行優化。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開發的一種鈦硅分子篩TS-1的改性方法,解決了鈦硅分子篩TS-1結構易于破碎坍塌、鈦源流失、催化使用壽命短的問題。
該方法使TS-1使用周期從5次催化效率降低到80%以下,提升到了15次催化后依舊保持有85%以上的催化效率。
3.應用領域,從化工到環保的拓展
TS-1鈦硅分子篩兼具分子篩的擇形催化性與鈦活性中心的氧化催化能力,在溫和條件下能活化過氧化氫,對烯烴環氧化、芳烴羥基化等反應展現出優異的催化活性和選擇性。
3.1化工生產
在化工領域,TS-1鈦硅分子篩已成為環己酮氨肟化制己內酰胺、丙烯直接氧化制環氧丙烷等現代清潔化學工業中最關鍵的催化劑技術。鄭州大學工業催化研究所開發的“高性能多級孔鈦硅分子篩催化劑工業化制備技術”使用簡單的設備,在較低的溫度、較低的壓力條件下,使廉價鈦源和硅源在一定的工藝下發生自組裝。短時間反應即可合成骨架由氧化鈦和氧化硅組成的高度結晶的多級孔MFI結構鈦硅氧化物。
3.2環保領域
在環保領域,TS-1鈦硅分子篩在污水處理方面展現出巨大潛力。隨著全球船用燃料油硫含量限制降至0.05wt%,開發高效氧化脫硫技術成為能源領域迫切需求。鈦硅分子篩TS-1因其獨特的Lewis酸性位點和擇形催化特性,在氧化脫硫反應中展現出巨大潛力。
3.3新材料合成
在新材料合成方面,TS-1鈦硅分子篩也發揮著重要作用。研究發現,鈦硅分子篩TS-1對于以雙氧水為氧化劑的許多低溫有機反應,如烯烴環氧化、醇類氧化為醛或酮等都表現出較高性能。
催化劑被譽為工業生產的“芯片”,一瓶微小的粉末,與90%的工業生產過程緊密相連。隨著中國企業在TS-1鈦硅分子篩領域的不斷創新與突破,這項曾經被國外壟斷的技術正在中國化工行業實現從追趕到引領的跨越。
TS-1鈦硅分子篩技術的國產化突破,不僅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更推動了整個化工行業向綠色、高效、可持續方向發展,為中國綠色化工事業注入新的動力。